网站导航
关于我们
项目介绍
参与保护
新闻中心
资料馆
网站地图
  • 身份证号/记者证号:
  • 密码:
  • 记住用户名、密码
首页 > 项目介绍 >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已成为保护野生生物其自然栖息地的首要挑战。尽管对于此种说法目前尚有争议。全球变暖正威胁着海洋和陆地栖息环境的完整性,扰乱了自然循环,如野生动物迁移和冬眠。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一直致力于野生生物保护工作。我们和当地居民合作,帮助他们找到互利的解决方案,以缓解脆弱的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我们还和政府、企业密切合作,以减少人类的足迹对当地甚至全球生态平衡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物种分布发生变化、季节时令更换、积雪和水流减少、湖泊和溪流温度增加、冰川融化,这些都开始影响野生生物的生存。随着中国和全球其他地区的气候持续变暖,保护日趋减少的水源将有可能成为当地社区和公共土地管理者的重中之重。其他可预期的变化还包括:自然火灾加剧扩张、干涸枯竭更为频繁、植物和野生生物疾病和虫类传染病加剧爆发、脆弱物种日趋减少,这些因素都是野生生物的严重威胁。目前,急需采取保护行动,保护地球环境和野生生物种群免受破坏。

 

WCS高度重视中国青藏高原近年来因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影响。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青藏高原特有的生态,也有可能会影响中国、南亚和东南亚赖以生存的水源。西藏将会比世界其他地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更为严重,对此,我们十分担忧。因为高原的脆弱且极易受到影响,气候变化带来的水源和植被的改变,很有可能使高原生态系统和当地居民生活受到严重的干扰。

 

目标

§  鉴于气候变化如此迅速,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为了保护珍稀和濒危物种及其生境,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方针:

§  探测和理解气候变化对野生生物造成的影响。通过研究了解特定栖息地、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物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这些物种和生态系统对气候的适应承受能力。

§  推动对当地政府、自然保护区官员和社区领导者的能力建设培训,以收集和报告气候、植被和野生生物的准确数据。

§  和当地、地区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自然资源管理人员以及私人土地拥有者合作,确认并优先考虑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域,实施能够加快恢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生态系统的野生生物保护和土地管理对策。

§  鼓励政府建立核心区、缓冲区和迁徙走廊,从而在气候变化发生时为野生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资源提供生存和迁移空间。

§  制定适应性管理指导方案,选择特定物种作为生物指示器,用于反映受气候变化影响,从而促进政府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制定野生生物管理方法。

§  以随时可用的形式为政策制定者和当地管理部门提供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

 

行动

2006年,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 与西藏自治区共同发起了一项为期三年的项目,该项目由ECBP(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赞助,目标是收集基线生物多样性信息和社会性数据,对牧民和不同级别的政府官员开展能力建设,在项目覆盖区域内建立研究机构,进而促进他们参与 “羌塘地区生境保护管理计划”的发展和实施。通过这个项目,WCS已经与当地负责自然资源管理的机构(包括西藏农牧科学院和西藏林业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WCS曾协助收集青藏高原的第一批野生动物基线数据。然而,当地仍缺乏足够的能力去合理地管理如此大面积的高原草场,监测高原上的野生动植物和气候变化对脆弱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以及出台适应性管理规定。而这些管理规定可以减缓这个区域内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濒危物种群体所受到的威胁。

 

威胁

全球气候模式下,西藏由于干旱贫瘠、高海拔的双重特性,可能是除两极(南极和北极)以外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预测在21世纪末,西藏平均温度将上升4-5°,大部分地区年均降雨量将大幅增加。由于干旱和高海拔,温度和降雨量即使有轻微变化,西藏脆弱的生态系统都会因此变得更加敏感而脆弱。

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证明,在全球气候变化下,西藏温度和湿度都大大提高。记录显示,自1961年起,西藏气温每10年平均上升0.32°C,远高于全球平均上升气温(0.1°C/10年),比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高近6倍(0.05–0.08°C/10年)。不断加剧的季节性融化也加速了冰川消融、河流量增加、湖水水平线上升。卫星监测显示,自1985年起,由于温度和湿度增加,高原西南部植被量愈加丰富。植被量改变可能导致野生生物布局改变,影响迁徙形式(例如,放牧形式改变、牲畜数量增加的可能性),可能加剧牲畜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

气候变化还导致西藏地区冰川后退,严重影响了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的水文状况。例如,过去二十年,白水冰川以每年250米的速度消融,河流量增加了5.5%。冰川消融还导致冰川覆盖区湖水上涨,严重影响沿湖牧场和村庄。短期影响如径流量增加、湖水上涨;和可能的长期影响如影响亚洲最重要的河流(包括湄公河、印度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源头水量上涨时间和流量。虽然这些影响的最大程度还是未知的,但可能广泛影响下游河流流经的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环境和经济。

 

这些变化可能加剧人类活动(例如饲养牲畜)和野生生物之间的矛盾,加剧杂交和基因污染的风险。包括未知疾病对当地野生生物的影响,比如这些疾病可能在牲畜和野生有蹄动物之间传播。

总之,气候变化正威胁着许多对栖息地破坏、碎片化、资源竞争和疾病,难以适应的物种的生存。

分享到:
版权所有: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  京ICP备18025673号-1